近年来,随着生鲜电商等新业态的蓬勃发展,农产品冷链物流成为保障“菜篮子”供应、促进农民增收的关键环节。市供销合作总社抢抓机遇,按照“平时运营、应急保供”原则,加快建设农产品冷链物流骨干网,补齐冷链物流短板,优化供销冷链布局,着力破解农产品流通“最后一公里”难题,为乡村振兴提供新引擎。系列报道《市供销合作总社:“一体”强基 “两业”兴农 “三网”通衢》今天请看第三篇:加速布局冷链物流网 打通农产品流通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
日前,记者来到位于新城镇的仪征供销合作经济产业园。走进通达公司冷库,一股凛冽的寒意扑面而来,放眼望去,各类肉类农产品摆放整齐。工作人员身着厚重的防寒服,在车辆与冷库之间来回穿梭,一辆叉车灵活地搬运着货物,另一辆冷藏车正在等待装卸,确保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农产品新鲜如初。该冷库面积2000平方米,储存容量1900吨,配备专业冷藏车4辆。这一项目的建成,已成为带动我市冷链物流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。

“冷链物流不仅是农产品流通的保鲜剂,更是农民增收的‘稳定器’。过去,本地农产品因储存、运输条件有限,损耗率高达20%,农户收益常受天气和市场波动影响。”新城供销合作社理事会主任许恩明介绍,“如今,产业园通过1900吨级冷库和专业冷链车队,实现了‘从田间到餐桌’的全程温控,损耗率降至5%以内,这意味着每年可为农户创收数千万元。”

同样,位于马集镇的昌源农产品冷链项目正加速推进。该项目是2024年省级重点冷链网项目,建筑面积约1700平方米,总投资1400万元。目前已完成基础设施建设,即将进行内部装修,预计7月投入运营。该项目已初步与马集镇黑莓生产企业百汇园达成合作意向,主要提供黑莓、蓝莓的存储服务。

“昌源农产品冷链项目于2024年4月开工建设,将于2025年7月正式投入使用。建成后主要用于生鲜猪肉、黑莓、绿杨春茶叶等本地农产品的储存,对提升仪征本地农产品流通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意义重大,将成为全省供销农产品体系的重要节点。”仪征市昌源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国全表示。

近年来,市供销合作总社紧扣产业升级与民生需求,制定发布《落实“一体两业三网”实施意见》,加快推进冷链物流网络建设,重点打造新城通达冷库与马集昌源冷库两大核心项目,构建覆盖农产品加工、仓储、配送的全链条服务体系,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。
“下一步,我们将继续完善农产品冷链物流骨干网建设,在马集镇引进更先进的制冷技术和管理系统,提高冷库的智能化管理水平。”市供销合作总社合作发展科科长谈媛媛表示,“同时将加强与本地农产品生产基地、加工企业以及销售终端的深度合作,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机制,形成‘从田间到餐桌’的完整冷链供应链,更好地服务‘三农’。”